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教育軟件、醫療信息化系統研發、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參與了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國家資源庫建設。我公司本著立足教育,服務教育的理念,積極參于醫學專業的各項活動,2019年為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協辦的第五屆全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技能大賽提供技術保障工作,并榮獲大賽突出貢獻獎,是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2019年及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檢驗技能競賽暨"華教杯"形態學在線大賽比賽軟件設備提供商。為2020年全國醫學檢驗專業大學生在線形態學大賽提供技術服務。
2020年,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擬在人工智能(AI)、區塊鏈技術、3D、VR虛擬、數值模擬、計算機視覺技術、大數據應用等方向與高校緊密合作,支持高校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在新醫科人才培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醫學教育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健康中國新任務、世界醫學發展新要求,2020年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以新理念謀劃醫學發展,以新定位推進醫學教育發展,以新內涵強化醫學生培養,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加大對醫學教育的支持是健康中國建設的要求,是實現健康中國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而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主陣地、主戰場、主渠道,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
一、建設目標
在教育部高教司指導下,開展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包含新醫科建設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兩大類。新醫科建設項目圍繞目前產業的熱點技術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3D、計算機視覺技術、語音識別、虛擬現實技術、精準醫學、智能醫學,支持高校在相關領域深入開展多樣化探索實踐和創新,形成可推廣的建設改革成果。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主要在麻醉、康復、眼視光、口腔、醫學技術、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專業,應用5G、互聯網+、虛擬現實技術,建成一批創新性、具有挑戰度的一流示范課程和教學資源,解決高校教學活動中教學資源匱乏的現狀。這些建設成果將向社會開放,任何高校都可以參考借鑒用于教學和人才培養目的。
二、項目內容
1.新醫科建設項目
擬設立23個項目,為實現新醫科建設目標,深化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實現醫學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例如醫工融合)。主要面向醫學、數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精準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利用交叉學科知識解決醫學教學領域的相關問題。例如利用人工智能、虛擬仿真技術與醫學相融合,研發可感知并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醫學虛擬仿真軟件。例如利用數值模擬、數值計算,建立機理數學模型,研發出隨機性、可變性、反應結果不同的醫學新型仿真實驗。
2.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擬設立8個項目,將在麻醉、康復、眼視光、口腔、醫學技術、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相關專業方向推動大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支持老師采用信息化技術,制作和收集教學活動中所需的教學資源,利用5G技術和大數據,與我們的教學相結合,特別是在線教學相結合,形成最新的5G+教學新模式,利用大數據對學生線上教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同時將行業對人才培養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學過程,通過教學資源的建設,推動高校更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開展多種多樣的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創新與改革,分享教學改革經驗和實踐做法。
三、申報條件
1.新醫科建設項目
(1)申請院校為全日制本科院校,項目負責人必須為全日制高校相關課程教師。
(2)開設有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精準醫學、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相關專業。
(3)愿意利用現在最新技術,如區塊鏈技術、3D、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技術、語音識別、虛擬現實技術與醫學教學相融合,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
2.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1)申請院校為全日制本科院校,項目負責人必須為全日制高校相關課程教師。
(2)學校開設有麻醉學、康復、眼視光、口腔、醫學技術、醫學影像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相關專業。
(3)老師在教學資源制作和收集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愿意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建設和創新。
四、建設要求
1. 新醫科建設項目須完成以下任務
(1)利用人工智能、虛擬仿真技術與醫學相融合,利用交叉學科知識解決醫學教學領域的相關問題。
(2)實現醫學與其他學科的有機融合(例如醫工融合)并產生研究成果,在公司的技術協助下,共同完成研究成果的轉化。
(3)將相關研究成果應用到醫學教學活動中。
2.立項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須完成以下任務
(1)數字資源制作:利用信息化手段,按照教材分章節制作教學活動所需原理動畫、儀器結構展示動畫等數字資源。
(2)醫學案例資源收集:包括骨髓、外周血、體液、微生物、寄生蟲等形態資源圖片收集;醫學影像診斷案例庫收集:按照教材分章節、分部位收集相關典型、罕見病例;其他醫學專業的相關教學案例資源收集。
(3)習題收集:按照教材、教學內容和考試大鋼,制作與該章節匹配的習題,標定難易程度,并給出相關解析和參考答案。
(4)利用5G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改革創新教學方法,將收集的各類資源應用到教改中,并提交應用反饋情況。
五、支持辦法
擬支持23項新醫科建設項目,8項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建設周期均從立項日起為期2年。
1.經費: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擬資助入選的建設項目,每個項目5萬元人民幣。
2.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將為立項項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項目開展的2年期內,保持雙向溝通和交流,促進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3.在項目結束之際,進行項目評審。目的是對項目進行總結,鞏固建設成果,并為公開共享建設成果給所有學校做準備。
六、申請辦法
1.申報者應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平臺(http://cxhz.hep.com.cn)注冊教師用戶,填寫申報相關信息,并下載《2020年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申報書》進行填寫。
2.項目申報人須在平臺項目申報截止時間前將加蓋高校校級主管部門公章的申請書形成PDF格式電子文檔(無需提供紙質文檔)上傳至平臺。若有任何疑問,請與企業項目負責人聯系。企業項目負責人:劉從祺,電話:023-68876920,郵箱:2073089136@qq.com。
3.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將于項目申報結束后組織專家進行項目評審,并及時公示入選項目名單。
4.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將與項目申報負責人所在高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立項項目周期為2年,所有工作應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約定的項目周期內完成。項目到期后,項目負責人通過項目平臺提交結題報告及項目成果,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將對項目進行驗收。
2020年第二批-重慶華教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申報書模版.docx